以法论之,若无汗恶寒,脉浮紧者,太阳表症为重,宜先散表,羌活冲和汤重加甘、桔,俟汗出表解,然后清热,切不可早用寒凉,抑遏表邪。调中益气汤调胃脾失协,参术调中汤治脾肺俱伤。
此下后虚逆,气已不理,毒复上攻,毒气相搏,结于胸中,纵不下者毒已入胃,胃中不通,复搏于气,故致此病,当先理其气,次下诸疾,与增损理中丸。如心经蕴热,口舌干燥者,加黄芩。
栀子浓朴汤即清气汤。 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不可服,服之则厥逆,筋惕肉,此为逆也,以真武汤救之。
今有汗发热恶风症,立桂枝汤。不可汗,汗则谵语。
热令有火,加山栀、川连、冲竹沥热服。二之气,少阴君火用事,心火受邪,泻咸补甘。
虽然,此论肛门挟热而肿胀也,其或肠中虚薄不收,则理中汤、钓肠丸、养脏汤辈主治,乌贼骨、木贼草敷之。苟因暑得之,其根未除,虽百药遍尝,难施其巧。